始于2020年1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之后,上海鋼結構行業供需兩端幾近停擺,行業活力處于近30年來同期最低水平,處境不佳的鋼結構生產企業謀求業務新渠道。進入二季度后,我國各行業差不多都復工復產了,連學校都陸續的復課了。國內經濟形勢朝好的方向發展,但西方疫情還處于高峰期,閉關鎖國形勢還沒緩解。線下渠道失靈,不少生產企業到線上尋找替代方案,必竟我國都進入5G時代了,不再是封閉的市場環境,業務信息來源多,數字經濟在我國疫情期間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還是明顯的,穩定增長的數字經濟成為我國戰疫的重大功成,得益于線下經濟的復蘇以及線上活力不斷,上海鋼結構企業正在奮力求生。
2020年對于鋼結構企業來說將面臨發展機遇與生存危機雙重挑戰,據我國建設部透露出來的信息表示,我國未來建筑以節能省地為發展導向,這對鋼結構企業乃至整個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消息。這意味意鋼結構市場將迎來另一段發展高潮的機會。但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也令鋼結構企業感到前方的路并不好走。特別是大量的有背景與實力的跨國企業與新進企業洶涌而入更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使企業盈利日益減少。
歷史證明危機與契機總是相伴相生,疫情以來,基于數字化經濟的活躍,部分 上海鋼結構企業與時俱進,投入線上的力量不會小,線上線下兩條路并行是目前企業的發展總思路。 |